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亞洲華爾街日報:馬政府消費券 只為取悅選民

亞洲華爾街日報:馬政府消費券 只為取悅選民

2008/11/22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亞洲華爾街日報週五專文指出,馬英九政府的消費券措施,或許意在轉移選民注意力,掩蓋經濟不佳的事實。文中表示,馬總統應透過減稅及制度改革,而不是向納稅人舉債來振興經濟。

救經濟 減稅比較好

文章以「每人一百美元,誤導的經濟振興政策」為題指出,台灣想要安然度過經濟危機,執政當局必須能夠分辨政策的優劣,只在眼前取悅選民,對於經濟的未來並沒有好處。

消費券只是近期台灣不當政策的其中之一:股市禁止融券放空、九月進場的五千億護盤基金如同虛擲,台灣股市仍然持續崩盤,新政府五二○上台迄今,台股跌幅已經超過五成。

消費券 會債留子孫

該 文表示,馬英九總統的支持度目前已下跌至二十%左右。在他的帶領下,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持續萎縮,股市跌跌不休。官方雖然表示消費券能夠貢獻明年GDP的零 點六四%,但各方對此數字深表疑慮。民眾會用消費券去買本來就要買的民生必需品,多餘的錢則省下來入袋為安。所謂的振興經濟並不切實際。

文 章指出,馬英九先生必須提出其他更有意義的經濟振興作為,消費券的作法頂多只能對經濟發揮極小的暫時效用,但卻要債留納稅人。更好的方法是透過減稅以及制 度改革。世界銀行上個月公布台灣適合經商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五十八名下滑到今年的第六十一名,這就是一個值得改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