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中國時報有一則新聞:「無薪假族辦信貸 五成遭拒」,銀行貸款部門主管表示,近三個月,經濟景氣急轉直下,不少企業要求員工無薪休假,其中,電子業最普遍,一線大廠的員工,也相繼加入無薪休假一族,實質薪水減少15%、20%,甚至少掉三成。
客戶薪水減少,還款能力恐怕降低,銀行承擔的風險相對上升,因應情勢,各銀行信用貸款業務,全面警戒。
由此可知無薪假已經成為社會問題,這些被強迫放無薪假的員工從月休3到5天無薪假,到半個月不用上班,然後最後被裁員的情形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景象,這些被迫放無薪假的員工可以說算是準失業人口了。

圖片資料來自:TaiwanFlickr
失業率節節上升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10月份失業人數為47.6萬人,失業率攀升至4.37%,較9月份增加0.10個百分點,創下近5年來的新高。 而受到失業波及的人數則攀升至99.8萬人,較上個月增加4%,同樣創下4年8個月來新高。
過去,失業會隨著季節反應高低,在畢業季節失業率會略為升高,過一兩個月後會下滑,但今年九月份的失業率已較八月份增加0.13%,在近20年來的統計數據中,繼民國90年之後再次出現,而十月份失業率亦較九月份再度增加0.1%,顯而易見的,失業問題相當嚴重。
另外,因為關廠、歇業的失業人數,9月份增加1萬4千人,10月份增加2萬1千人,合計增加3.5萬人,則是創下歷年增加速度最快、增幅最大的紀錄。在受到景氣不振影響下,大部份的失業者,都是因為景氣欠佳影響的非自願失業。
政府無效的就業計畫
在這波失業潮當中,馬英九政府提出了許多政策試圖解決當前的經濟社會問題,像是:「立即上工計畫」、「3600消費劵」、「提振景氣擴大公共建設投資」、「愛台12建設」等。
其 中大部分的計畫仍然在紙上作業,已經實際執行的只有勞委會的「立即上工計畫」,勞委會11月初啟動了「立即上工計畫」,要創造15000個工作機會,但1 個月下來,只有1700多人受惠,原本要認養5000個名額的工總,上工的也不到10個人,「立即上工計畫」合計達成率只有11%。
許多企業反應「立即上工計畫」政府提供的補助為期半年,半年期限一到企業將面臨薪資成本上升、勞保、健保等問題,目前廠商面臨的根本問題是景氣蕭條、訂單減少,景氣不復甦工廠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工人。
以 南投縣為例:南投縣部分廠商因為沒訂單,員工放無薪假,從每周休二日、上三休四、甚至停工半月;而最近有幾家廠商,不約而同裁員,失業勞工擠爆南投就業服 務站,每天登記求職人數由原本八十人遽增至三百多人,「立即上工」措施也面臨衝擊,有的廠商已經完成申請手續,求職者要上工時,業者卻臨時喊卡,政府即使 提供僱用每人每月一萬元補助,也沒有什麼用。業者會臨時喊停,是因為沒工可做。
目前47萬6千人失業中,45到64歲的中高齡失業人口逼近9.8萬,加上已經統計出97年第4季工作機會將減少26468人,98年第一季工作機會又再減少5561人,未來中高齡失業問題將日益嚴重。
中高齡失業成為大宗
「年紀高」、「職務高」、「工作年資高」,在這波嚴峻的景氣下,這個職場三高,已成為企業主裁員的篩選標準。
國內失業人口年齡分布,多數集中在中高齡工作者,主計處表示今年前十月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人數,較去年同期新增的一萬一千人中,就有八千人為中高齡者,占比高達六六.八%。
這 些中高齡工作者卻是支撐家庭生計最主要的「經濟支柱」。受到景氣衰退影響,中高齡的「循環性失業者」也逐漸呈增加趨勢,但由於這些中高齡勞工,多屬非自願 性失業,因此其失業,對家庭及社會影響非常大,截至十月,受所有失業人數波及的人口,更攀至九十九萬八千人,創近四年八個月新高。
失業衍生酗酒的現象
這些藍領勞工階級,40到50歲的中高齡失業族,部分也出現了為逃避生活壓力或自覺無法解決問題的心理,對酒精產生心理及生理依賴的酗酒案例,只要不喝就會出現焦慮、發抖、心跳快速甚至抽筋、失憶現象。
台 中榮總精神科發現,失業率造成酗酒人口增加,這半年來每個月維持50例受酒癮困擾求助個案,甚至每個月新增個案數達十來件,這些求助的個案有半數以上因為 突然失業或失業多時找不到工作,不知如何面對現實壓力,其餘雖然還保有工作,但公司「1人當3人用」,工作壓力倍增;還有業務員因近日都拉不到業績,飯碗 快不保,心情沉重下只好借酒澆愁。
無薪假、中高齡失業成為新社會問題
無 薪假、失業、酗酒甚至是自殺,相較於過去的8年已經成為新的社會問題,馬政府關注的重點卻只侷限在股市、扁案、消費劵上,對於人民的生計問題顯得十分被 動,然而這才是當前台灣最重要的問題,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要求督促馬英九面對台灣當前經濟的困境,修正錯誤的經濟政策這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