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中國傾銷 誰也吃不消! 東協加一 印尼喊暫停




大陸低價貨搶市 印尼怕怕


2010.01.14 03:34 am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印尼擔心低價中國大陸進口貨將橫掃本國企業,日前致函東南亞國協秘書處,要求讓印尼延緩一年加入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但東協秘書長蘇林說,不會延遲實施這項劃時代的區域經貿協定。

這項消息顯示,儘管台灣對東協加一上路萬分憂慮,但身在其中的東南亞國家也不是完全樂意接受,對大陸產品叩關衝擊本國產業的憂慮,與台灣並無二致。

華爾街日報及路透報導,印尼工業部發言人穆羅迪表示,已於12 月20日發函,要求146項產品的降稅措施延後一年實施、另60項延後兩年實施,還有另外22項產品更要延到2018年才進行。

他指出,印尼工業部希望紡織、鋼鐵與化工等本地產業,希望有更多時間可以調整,讓國內有更多時間準備好。

但昨(13)日在越南中部參加東協十國外長會議的東協秘書長蘇林(Surin Pitsuwan)表示,他不知道有這回事。

蘇林說:「我的印象是,各國政府都調整的非常好,也非常投入這件事。就我所知,有些民間產業是有不滿聲音,但各國政府不會採取任何行動延遲(東協加一)。」

部分印尼商界領袖抱怨,印尼政府在談判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FTA)時,沒有徵詢商界意見。許多本地產業早已受到走私進口的大陸低成本產品的嚴重衝擊,包括玩具、服裝與電子產品等,而且業界擔心今年起對中國大陸大開貿易門檻,將使本地產業受傷更重。

印尼雇主協會主席萬那迪說:「我們完全無法(與中國大陸)競爭,大家都得關廠歇業。」

不過報導指出,印尼希望延後一年加入東協加一,操作起來難度很高,因為這需要東協其他九國全數同意。

再者,中國大陸也必須同意,而這點現階段看來非常不可能。大陸外交部12日表示,沒有接到任何東協國家要求延後實施東協加一。

大陸商務部則沒有對這項消息發表評論。

大陸人民日報上周報導,商務部副部長易小准表示,可以了解像印尼製造業者這樣的想法,但FTA對締約雙方都有利,而且完全考慮到雙方的經濟發展程度和市場規模。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東協加一零關稅 印尼喊暫停



2010-1-14

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協議已於元月一日生效,印尼卻反悔,要求東協重啟談判,因印尼業者擔心中國廉價產品將大幅傾銷,導致印尼業者難以生存。圖為印尼消費者觀看中國製玩具的情形。(法新社)

發函促東協重新協商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元月一日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協議生效,中國低成本產品將大舉流入,印尼業者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印尼政府已發函東協,要求重新協商該協議;在此同時,印尼將與日本共推印尼經濟走廊,加強雙邊合作。

盼延明年實施可緩衝

印尼工業部發言人穆托里表示,印尼政府已發函東協,要求對紡織、鋼鐵和化學品等諸多產品所實施的零關稅措施,推遲至二○一一年元月一日才實施,以讓印尼企業有更多時間調整。穆托里指出:「我們希望放慢此一協議的步伐,好讓印尼國內企業做好準備。」

不 少印尼商界領袖抱怨,印尼政府在協商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協議期間,未徵求他們的意見。印尼雇主協會會長瓦納迪表示,很多產業已承受不了通常走私進口的中國 低成本服飾、玩具、電子產品的競爭,若取消關稅,將進一步損害印尼企業的利益。瓦納迪說:「我們完全無法競爭,勢必得關閉廠房。」

二○○八年中國和東協十國的雙邊貿易金額達一千九百三十億美元。

根 據東協與中國在二○○四年簽署的「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雙邊關稅將逐步降至五%,從今年元月一日起,雙邊近九成產品的關稅降至零;而根據另一項協議, 從今年起,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等東協六個原始會員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關稅將全部降至零。

印尼請求延後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協議一年實施,東協極不可能批准,因為這需要東協十個會員國同意才行,也需徵求中國同意。

日印決合推經濟走廊

在此同時,印尼經濟統籌部長哈塔和日本經濟產業省大臣直島正行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共推印尼經濟走廊,促進印尼的產業振興和基礎建設,並且加強雙邊合作。

印尼國內有六個地區因基礎建設不足,妨礙產業振興和招商投資,印尼經濟走廊的構想在於為這些地區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網,改善投資環境,進而加強雙邊經濟合作。

哈塔表示,今年將在人口較多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嘗試推動經濟走廊,並將沿著這條走廊設立經濟特區。

(本文轉載自:自由電子報)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取消軍教免稅 藍拒審!顧選票 租稅公平成空談

原文出處: 自由電子報



取消軍教免稅 立院闖關失敗
2010-1-7
財政部長李述德昨日在立院財政委員會報告指出,軍教恢復課稅後,總計約三十六萬人受影響,增加稅收近一百六十億元,將全數用於調整軍人待遇及改善教學環境。(記者朱沛雄攝)
〔記者施曉光、鄭琪芳/台北報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審查取消軍教免稅的「所得稅法第四條、第十七條 及第一百二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在多數國民黨立委反對下,最後委員會以國防部、教育部說明配套措施不詳細為由,決議暫不處理,留待下會期擇期再審,讓推 動賦稅公平再度受挫。
配套不足為由 藍委拒絕審查
對財委會最後一天才將此案排入審查,最後也沒過關,財政部官員不諱言:「這麼晚了才審查,沒有過並不意外」。但財政部仍希望今年完成修法,明年開始實施,後年報稅適用;不過也有不少官員私下表示:「會不會等到我退休了,取消軍教免稅還沒有過?」
軍教恢復課稅政策於民進黨執政時期就已推動,民國九十五年一月立院曾初審通過,但交付協商後,當時在野的國民黨團就始終以教師團體有意見為由,拒絕簽署朝野協商。
國 民黨重新執政後,經賦改會決議,去年六月行政院就把軍教恢復課稅案送請立院審議,原預計去年通過、今年實施,但在三十六萬軍教選票壓力下,始終未見執政黨 團打算處理;昨天財委會選擇會期最後一次會議象徵性處理,包括羅明才、盧秀燕、費鴻泰、陳杰、陳淑慧等多位藍軍立委,輪番質疑恢復課稅影響軍教權益,即使 國防部、教育部官員再三保證都已做好配套,也和相關團體協商並簽字結論,但藍委仍以沒看到白紙黑字為由,拒絕審查本案,並質疑配套內容還不清楚。
財部仍盼今年修法 明年實施
對 於國民黨立委質疑配套措施,財政部官員說明,取消軍教免稅並沒有什麼爭議,配套措施也談了很多年;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軍教恢復課稅後,影響人數包括現役 軍人十一萬人、教師二十二萬人、幼保人員三萬人,總計約三十六萬人,可增加稅收約一百五十九.五億元,將全數用於調整軍人待遇及改善教學環境,國庫收入不 會增加。
至於下會期能否三讀通過?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許春安表示,「有期待,但沒有把握」,因為修法進度操之在立法院。
(本文轉載自:自由電子報)
焦點評論/立委顧選票 租稅公平成空談
2010-1-7記者鄭琪芳/特稿
立院財委會昨天演了一場戲,卻又演技拙劣,破綻百出!財委會故意選在最後一天開會審查「取消軍教免稅方案」,再以「配套措施未完備」的老梗阻擋。立委為了選票,租稅公平可以不顧,還讓不少願意繳稅的軍教人員,繼續背負「未繳稅」的質疑。
立院只敢減稅、不敢課稅,早已不是新聞,最近立院審查「產業創新條例草案」及「取消軍教免稅方案」,更形成強烈對比,兩項草案同樣來不及於去年完成三讀,產創條例租稅優惠將追溯適用,軍教課稅卻得延後實施。
為 了鼓勵產業發展,政府持續提供租稅優惠,「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每年減免稅額約一千五百億元,結果高科技業實質稅率反而低於傳統產業,二○○四年高科技業實 質稅率不到六%,傳統產業將近十五%;二○○六年最低稅負制上路,高科技業實質稅率提升至八%左右,仍低於傳統產業的十四%。
不過,政府每 年減免一千多億元稅收,卻留不住高科技產業,仍是一家接一家前往中國設廠,不僅將台灣產業優勢奉送中國,全民的血汗也付諸流水。但是,配合促產條例落日, 財政部還是將營所稅由二十五%調降至二十%,經濟部則提出「產創條例」,提供營運總部、人才培訓、研究發展及國際物流等四項租稅優惠,導致促產條例落日 後,稅收不僅沒增加,每年還減少八十九億元。
政府基於經濟發展考量,提供產業租稅優惠,可以理解,但應鼓勵產業根留台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非一味開放,讓產業外移中國;另外,租稅公平也要兼顧,否則民眾相對剝奪感將愈來愈嚴重。
(本文轉載自: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