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鋒專欄/民脂民膏消費券
馬政府匆匆決定頒發消費券,只要是中華民國國民,每人三千六百元,童叟無欺;而且消費範圍的限制越來越小,以方便民眾。這該是馬英九上任以來最得民心的一項“仁政”。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會有人拒絕。但是這果然是禮物嗎?連遠在香港的英文財經專業報紙“亞洲華爾街日報”也一針見血的點出,這是為取悅選民。這點也因為使用截止期本來訂在明年年底,由於太敏感而改為明年第三季度以前,因為明年十二月正是縣市長選舉投票之時。
問題更在於,這些錢並不是馬府或國民黨黨庫裡掏出來的,而是舉債來的。也就是說,這是馬政府幫老百姓預支的,遲早都要還。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是我們這一代還,就是我們的子孫還,也就是債留子孫,但是光環卻套在馬政府頭上,這個無本萬利的生意自然做得過。
當然,這種做法,對貧戶來說,的確有救燃眉之急的效果,這是得民心的地方,從關懷民生的角度,也不應該反對。但是類似的主張,民進黨在幾個月前已經提出, 那就是退稅,或者乾脆發現金。但是由於那是民進黨提出的,光環在民進黨頭上,所以馬政府死也不肯接受而另起爐灶。然而以消費券救市,不但因為顧及自己的光 環而出手遲了(第三季度經濟已經負成長一.○二%),也表明馬政府關心自己的光環超過對民生的關懷,甚至還因此要多花至少八億多元消費券的印刷費,如果這 八億多也分給貧戶,或作為學童的營養午餐會有多好?也難怪“亞洲華爾街日報”會得出馬是取悅選民的結論。
這個結論還來自馬英九上台以來,經濟政策混亂,沒有做制度性改革,因此消費券是否真的如政府所說的貢獻明年GDP的零點六四%,非常值得懷疑。的確,貧戶非常珍視這筆收入,不會隨便亂花;富戶根本不在乎,給不給都要花,因此刺激消費的效果有限。
根據該報的報導,馬英九政府的國安基金在護盤方面五千億元如同虛擲,但是台股仍然暴跌一半。對此馬政府仍然不肯檢討,這又是老百姓的多少血汗?退撫基金、 勞退基金、勞保基金攸關軍公教與勞工退休權益,因此爆發巨額虧損,是否造成相關基金無法付出軍公教與勞工退休金,引發嚴重關切。這裡面有沒有圖利外資或假 外資,難道不應該調查嗎?但在司法打綠不打藍的情況下,這恐怕是夢想。而可能預料的是,這次因為政經原因而價格暴跌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金控公司,一旦被收 購,收購者可能就是這次資金大挪移中因為某種背景而得利的公司。
除此,還要檢討“鎖中”的經濟政策。然而為了“終極統一”﹐馬政府又怎麼可能改變這些“政治經濟學”的政策?台灣人還得飽受多年的經濟政治折磨。
資料出處: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2008-1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