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珍惜學運民主資產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五年級以上的同學,習慣用看電視、報紙來掌握世界脈動,請你一定要親自到自由廣場或各大學聲援現場看看,或是到「野草莓運動」官方網站看看,聽聽「野草莓之歌」,然後你會和我一樣,在這些e世代學生身上,看到台灣民主的寶貴資產!

學 生不是不了解經過連續兩夜「圍陳」事件的警民衝突,社會早已忘了陳雲林來訪頭兩天,維安警察以不讓陳雲林看到任何台灣人民的自發抗議為原則的執法方式,讓 台灣的人權發生了多大的倒退。但這個民主化之後成長的世代,對民主國家的人權有比上一代更挑剔的標準,直覺反應就是這條防線不能退讓,所以儘管整個社會氛 圍讓他們的訴求得到回應的可能微乎其微,他們仍冒著大雨、頂著社會壓力持續靜坐,守護著他們堅信的人權標準。

學 生不是不了解未經申請許可的集會遊行會被警方驅散,周五下午被抬離行政院門口以及這兩天內政部長、新聞局長的口頭警告,確實讓他們擔心不知什麼時候會再遭 到驅離。但為凸顯現行集遊法必須七天前申請許可、設有禁制區與警方的解散命令權等荒謬規定,向兩黨施壓,希望盡快修改集遊法,他們寧可不申請許可,藉由連 這樣和平理性的集會遊行都可能僅因未經申請而遭驅散的事實,來呼籲社會正視此法之荒謬不合理。

網路擴散各地共鳴

學 生不是不了解經過「圍陳」事件的衝突之後,台灣的民主內戰已經更趨白熱化,在一些政治人物不負責任的談話、媒體名嘴挑釁評論的不斷煽動下,社會充滿了以暴 制暴的肅殺之氣,這樣和平理性的簡單訴求不是無法引起主流媒體的興趣,就是會受到學生縱容暴力的抹黑指控。但學生仍然堅持運用他們所熟悉的網路媒介,將他 們的訴求與行動以文字和畫面散布出去,網路快速的擴散能力,很快地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留學生之間,引起共鳴,在各大學校園內開始產生就地集結靜坐聲援的 行動,開啟了台灣學運的新紀元。

勿用藍綠邏輯消費

這些多半沒有街頭運動經驗的年輕學子只因為一個很直接的「這是不對的!」的衝動,又不想加入民進黨的圍城行動,看到了李明璁等師生在網路上發起的一個簡單抗議,自發地在11月6日上午到行政院門口集結靜坐。

這 幾天以來在警察的驅散、家長的不諒解種種不利的情況下,不但存活了下來,還受到各地學生的熱烈迴響,漸漸得到社會認可,讓原本國民黨、民進黨與台灣社會皆 輸的陳雲林來訪,留下一個不同的遺產─那就是原本對政治感到厭惡的年輕人終於找到了一個著力點,用屬於他們這個世代的全新運動模式捍衛民主價值。

雖 然目前我們還無法判斷這個運動最後將如何落幕,但希望政府千萬不要再犯將政治問題以法律問題來處理的錯誤、社會不要再用藍綠鬥爭的邏輯來消費這個運動,給 這個e世代運動多一點空間,珍惜這個對上一代來說有點意外的青年理想主義運動。當美國正因為年輕人的重新關心政治而改寫歷史的時候,我們更要注意不要因為 自己的慣性思考而不小心澆熄了年輕人的理想主義熱情,珍惜台灣民主的寶貴資產。

(作者陶儀芬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資料出處:壹蘋果網路(2008/11/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