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薛瑞福:連戰代表我方出席APEC 根本稱不上是一大進步

我爭取國際空間 大陸暫不讓步
【經濟日報╱記者 劉煥彥】
2008.11.18 03:11 am
二次江陳會落幕後,兩岸首度在國際場合上接觸,將是本周末在祕魯登場的亞太經合會(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代表我方出席的前副總統連戰,將藉這個場合與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討論拓展台灣國際空間的問題。

自從馬英九政府上台後,拓展國際空間繼經貿議題,成為兩岸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指標。馬英九提出兩岸外交休兵、提倡外交活路的新構想,都與擴展台灣國際空間脫不了關係。

未來台灣是否能預期中共官方按照胡錦濤上半年所說,對於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是可以討論的」?長期參與台美關係的部分美方人士認為,就目前觀察,這方面不僅沒有任何進展,短期內大陸也不會作出任何讓步,台灣追求更大國際空間的努力,至少未來一年沒有任何樂觀的希望。

北京當局默許前總統連戰代表馬總統出席APEC,讓我方如願提升代表層級,被廣泛認為是中南海的明顯善意,但曾任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的薛瑞福,對此潑了一盆大冷水。

薛 瑞福說,連戰代表我方出席APEC,根本稱不上是一大進步,因他並非現任的民選官員,只是前任副總統。若要談到中國大陸對台灣拓展國際空間有所回應,最關 鍵的觀察時機莫過於明年5月的世界衛生大會(WHA)。美國布希政府早已明白表示,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並強烈支持我方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WHA。

根據薛瑞福觀察,容許台灣以觀察員參與WHA,仍然觸及中共官方的主權紅線。他認為,仍然很難看出未來半年中南海在這方面的動向,各種跡象顯示,北京內部還有相當程度的歧見。

話雖如此,薛瑞福還是預期短期內大陸不會在國際空間上讓步,反而可能在安全議題上有所反應,目的在於轉移外界注意力,既製造媒體話題,又能贏得促進和平的名聲,避免落入未表達善意的不利處境。

他分析,中共官方與其在國際空間上讓步,不如在安全問題上有所動作,最可能的選項就是移除部分對台飛彈、設立兩岸熱線電話、事先通報共軍演習,及台海中線的機艦行動安全機制等。

薛瑞福不客氣地說,這些都是象徵性的作為,飛彈後撤可以再拉回,更別提中共瞄準台灣的飛彈超過1,000枚,單撤幾枚飛彈毫無意義可言。

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估計,歐巴馬上台後將以最不影響美國在亞洲利益的原則,管理美中台關係,儘可能維持東亞和平。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新政府只會以被動方式推動兩岸關係,更何況短期內台海議題的重要性,遠不如美國國內經濟或伊拉克戰爭,我方追求更大國際空間的努力,可能不脫「晴時多雲偶陣雨」的局面,至於之後是否有暴風雨,仍在未定之天。

資料出處: 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